亚马逊关键词权重“大地震”,卖家该如何应对?

头条 2 浏览 1 分钟阅读

最近几天,许多卖家都陷入了焦虑之中!社群中有人透露:亚马逊的关键词权重似乎经历了一次重大调整!

一、亚马逊关键词权重的“大洗牌”

最显著的变化是,标题中的关键词权重突然大幅上升,其影响力甚至达到了五点描述、产品描述、Search Terms(搜索词)等其他字段的 2~3倍!

在之前的机制下,大家普遍采用的布局是 “标题 + Search Term + 五点描述” 。尤其是Search Term,它隐藏在后台,能够埋藏许多核心词,其权重与标题相当,对自然排名有着重要影响。然而,如今卖家经过实际测试后发现, 这种逻辑已经不再适用。

有卖家创建了A、B两个Listing进行对比测试。A将关键词放置在标题中,而B则将主要关键词隐藏在Search Term里。测试结果差异显著: A款仅凭借20单测评就冲上了第18页,100单测评后便进入了首页;而B款即使进行了数百单测评,依然停留在十几页之外!

这一结论令卖家们感到沮丧,他们直言“如果关键词不写进标题,就等同于白写,Search Term的权重几乎降为零。”

这也意味着, 大家多年来一直采用的【标题 + Search Term双核心】的优化策略,已经 彻底失效。

据了解,这种变化主要有两个原因:

一是 自9月起,亚马逊一直在对关键词进行治理,清理标题中的滥用词和侵权词,这一过程中可能顺便降低了Search Term的权重,使其仅保留基础的检索功能,不再对排名产生影响;

二是 AI检索机制的影响,如今亚马逊的AI系统更擅长分析前台展示的信息(如标题、五点描述),对后台Search Term的数据读取不够完整,因此自然地将权重向标题倾斜。

二、新算法变动下卖家的应对策略

然而,一旦权重都集中到标题上,将带来以下问题: 标题优化的难度将翻倍,核心词、属性词、场景词都需要挤进标题,如何合理且有效地安排这些词汇,成了一个巨大的难题。同时,侵权风险也会增加,以往将敏感词、品牌词隐藏在Search Term里不容易被发现,现在要放入标题,很容易被平台察觉,从而引发诸多麻烦。头部卖家将更容易“霸屏”,而中小卖家则陷入了“流量越少越难出单”的恶性循环。

那么,卖家该如何应对呢?

  1. 目前,卖家普遍将核心关键词放在标题的前面,按照 “品牌名 + 核心词 + 属性词 + 场景词”的结构进行布局 ; 甚至有卖家会重复使用关键词,例如写成“iPhone case、iPhone 17 case、iPhone 17 pro case”,虽然这种方式看起来有些笨拙,但确实有效;然而,需要注意的是,这种方法并非万无一失,同样存在风险!如今算法更加敏感,一旦敏感词、品牌词进入标题,系统更容易识别并触发侵权,违规风险也相应提高。
  2. 除了重视标题优化外,还应注意标题的可读性,不能只顾着塞关键词而忽视了用户体验。
  3. 对A+内容和视频进行优化,以提升描述的权重,再结合PPC广告带动付费流量和有机流量。
  4. 引入外部流量,增强算法的认可度(AI对外链权重的重视程度明显提升)。

当下,算法的更新意味着竞争格局将重新洗牌。谁能够率先适应,谁就能抢占“新红利”。

 

0

  1. This post has no comment yet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

相关文章

© 2025 卖家学习笔记